2025.7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
无人机空地协同赛项规则解析
一、基础信息
- 赛事级别:省级选拔赛+国家级决赛
- 组队要求:每队不超过3名选手,1-2名指导老师
- 官方文件:无人机空地协同赛项规则PDF
- 技术交流群:QQ 558242683
- 负责人联系方式:邮箱1520640153@qq.com,电话13683618445
赛项规则
二、核心竞赛内容
任务模块 | 分值占比 | 关键要求 |
---|---|---|
虚拟仿真(S1) | 总成绩40% | 需完成小车往返避障与无人机刺爆全流程 |
实操飞行(S2) | 总成绩60% | 全自主飞行,设备需通过赛前硬件审查 |
1. 小车任务(共40分)
- P1→P2避障:完全自主越过障碍柱群(2次得分,每次10分)
- P2→P1避障:完全自主返回障碍柱群(2次得分,每次10分)
- 持续运动:气球未被刺破前需持续往返运动
2. 无人机任务(共60分)
- 起飞:从H区域成功起飞(5分)
- 路径得分:完全穿越得分线1/2(各10分)
- 障碍框穿越:完全越过紫色障碍框(10分)
- 刺击气球:刺针击爆小车顶部红色气球(25分)
三、关键技术解析
- 小车避障路径规划
- 障碍柱群间距90-110cm,需自主规划往返路径
-
得分判定:压线即算到达目标区域(P1/P2直径1米)
-
无人机自主飞行
- 走廊/门框穿越:门框内径1米,需通过避障算法调整飞行姿态
-
刺破机制:刺针长度≤20cm,直径≤3mm,需精准刺中气球
-
硬件规范
• 无人机 - 轴距200-330mm,桨叶保护装置外廓需大于桨叶
- 需要有用来刺气球的尖刺
• 无人车 - 尺寸:长280-420mm,宽220-380mm,高150-260mm
- 顶部安装大红色气球(长边直径≤30cm)
四、注意事项
- 时间限制
• 单次全流程比赛(仿真+实操)限时8分钟,超时后仅计算已得分
• 两次全流程机会,取最高分作为最终成绩
注:规则细节以组委会最终文件为准,建议赛前参加领队会议并关注群通知。
微型无人机赛项
一、基础信息
- 赛事级别:省级选拔赛+国家级决赛
- 组队要求:每队1-3名选手,1-2名指导老师
- 官方文件:微型无人机赛项规则PDF
- 技术交流群:QQ群号743908407
赛项规则
二、核心竞赛内容
任务模块 | 分值占比 | 关键要求与评分细则 |
---|---|---|
自主起飞 | 20% | 全自主起飞离地≥1.2m,稳定飞行10秒(得20分);手动模式得分减半(得10分) |
二维码识别 | 10% | 正确解析二维码内容(3个英文单词,如“apple,tank,left”),投放对应的靶子可得到识别分 |
绕障飞行 | 动态计分 | 顺时针绕障碍物飞行,每完整一圈得0.2分(碰撞扣1分/次);仅搭载全部物块时计分 |
精准投放 | 40% | 按二维码类别匹配静态靶(10分/次,最多2次);特殊靶投放得分(黑/灰/白区分别2/2/3分);投放动作3分/次 |
圆环穿越 | 20% | 全自主模式成功穿越得20分;手动模式得10分;圆环位置随机(x坐标范围[6.3m,8.7m]) |
精准降落 | 10% | 完全在“H”圈内得20分,部分在圈内得10分;需按二维码指定方向(左/右)降落 |
三、关键技术解析
- 目标检测与二维码解析
- 需要识别二维码并拆分出投放、降落信息
- 需要识别地面标靶,投放对应的标靶
-
圆框位置不固定,需要识别圆框以纠正无人机的位置
-
投放物块
-
物块的落点以最终落点为准,物块可能弹跳、被吹跑
-
硬件规范
- 轴距290-360mm,重量≤2.5kg(不含电池)
四、注意事项
- 时间与流程
- 单轮比赛限时10分钟(含5分钟准备),超时扣总得分30%。
-
准备阶段超时直接开始计时,并扣除10分。
-
飞行高度要求:无人机飞行时高度要高于1.2m,悬停投放时低于0.8m
注:规则细节以组委会最终文件为准,建议赛前参加领队会议并关注群通知。